苏三币
近来,石家庄市民陈先生从老家找到了一张留存了数十年的3元面值人民币。据了解,这张纸币可能是1953年发行的专一一种面值为三元的人民币,被保藏爱好者们称为“苏三币”,现在存世量很少。他希望能找到真实的专业保藏人士,帮助判定此币真伪,并将其保藏。另悉,苏三币现在存世量很少,其共同之处在于,苏三币发行之前以及之后,都没有呈现过这种面值,“空前绝后”,极具保藏价值。
据材料记载,“苏三币”共有3元、5元和10元3种面值,是于1953年印刷、1955年3月1日开端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。因为当年国内的印钞技能和才能的约束,又短少高质量的印钞纸,所以这3种面值的人民币均由国内规划,托付前苏联代为印刷,故称之为“苏三币”。因为前史原因,“苏三币”于1964年5月15日中止流转并收回毁掉,前后共流转了9年的时刻。3元面值的“苏三币”共同之处还在于,曾经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和今后发行的第三、第四、第五套人民币中,再也没有呈现过这种面值,可谓“空前绝后”,有很高的保藏价值。
苏三币是什么意思
“苏三币”是于1953年印刷、1955年3月1日开端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。因为当年国内的印钞技能和才能的约束,又短少高质量的印钞纸,所以这3种面值的人民币均由国内规划,托付前苏联代为印刷,故称之为“苏三币”。“苏三币”共有3元、5元和10元3种面值,因为前史原因,“苏三币”于1964年5月15日中止流转并收回毁掉,前后共流转了9年的时刻。
怎样辨别苏三币
“苏三币”全体为淡绿色,长16厘米,宽7.2厘米,比现在流转的1元人民币略微大一些,正面的两头各有繁体三元字样,下面标着“1953年”,正上方为“中国人民银行”六字,中心是井冈山龙源口石桥图景,石桥周围的花边为深绿色,中心的底纹为黄色,纸币的反面图画是斑纹和国徽,中心有汉、维、蒙、藏四种文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