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便血:为鲜血、被盖于粪便表面而不与其混合。直肠下端的带蒂息肉排便时可脱出肛门外。
2、息肉合并溃疡感染时,可有粘液血便和里急后重感。
3、直肠指检:直肠中、下段的息肉,指检可触及柔软、光滑、活动的结节。
4、直肠镜检:腺瘤性息肉呈圆形,表面粘膜淡红且有光泽。绒毛乳头状腺瘤为分叶状,形似菜花,软如海绵的大息肉。炎性息肉蒂长色红。增生性息肉多呈丘状隆起结节。
5、若发现多个息肉时,作乙状结肠镜或纤维镜检,排除多发息肉及结肠息肉病。
那么治疗的根本是预防,我们该如何才可以有效预防肛肠息肉的发生呢?
一、养成良好如厕习惯
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,定时排便,保持大便畅通无阻。如果粪便停留在大肠内的时间太长,即会刺激肠黏膜增生,引发息肉。
二、饮食方面要注意
既然要预防便秘,那么就要从饮食方面开始着手。平日多吃富含纤维素的绿叶蔬菜,减少脂肪类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。适当补充抗氧化维生素,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,能有效地预防大肛肠息肉复发。
三、积极主动配合医生治疗
对于有慢性腹泻的患者一定要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生治疗。结肠的慢性炎症如肠结核、溃疡性结肠炎等可刺激大肠黏膜而引起增生,若根据不同的病因治疗慢性炎症,可降低大肛肠息肉的复发。
四、定时进行检查
一定要定时进行肠镜检查,对于息肉状态一定要了如指掌。对单发性息肉每2年复查一次,多发性息肉每年复查一次,怀疑有息肉癌变者应3~6个月复查一次肠镜。
通过我们的介绍,大家对于如何在生活中有效预防肛肠息肉有了一定的了解,那么我们就要按照上述内容中所讲的做起,养成良好的饮食、排便习惯,治疗慢性腹泻,定期肠检。
专家推荐:唐学贵

专家职务: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肠科主任,南充东大肛肠医院特邀专家。
基本情况:医学博士,博士生导师,硕士生导师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“十一五”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,部省共建重点实验室“中西医结合肛肠动力及神经电生理实验中心”建设项目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,川北医学院肛肠疾病研究所所长。
专业特长:一直从事肛肠医疗、教学、科研工作,熟练运用中医理、法、方、药对肛肠疾病进行辩证施治,临床经验丰富,擅长高位复杂性肛瘘、环状混合痔、肛周高位复杂性脓肿、骶前和坐骨直肠窝囊肿、重度直肠脱垂、直肠阴道瘘、先天性肛门畸形等的手术以及炎症性肠病、肠动力疾病(便秘)的中西医结合治疗。
学术成就:主持多项国家部省和厅局级科研课题,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基金及后续资助基金获得者,入选2008年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项目。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,出版专著5部。曾被授予省卫生系统“十佳青年”荣誉称号。
坐诊时间:每周三全天。